对于1944年的德国而言,这一年可以说是流年不利,东线的苏军在反击中节节胜利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西线的盟军自诺曼底登陆之后也是高奏凯歌,而德军只能紧守他们剩下的控制区,在堑壕和工事里瑟瑟发抖。等于说,现在的德国已经是四面楚歌,如果不能立刻打破眼下的僵局,那么1945年内德国就得完蛋。在这样的情况下,脑子已经开始日渐不清楚的希特勒决心发动一次反击,一举解决自己的困境,而目标则是西线的盟军。
希特勒的反击方案
当然,希特勒要反击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盟军自诺曼底登陆之后,物资供应始终是个问题,虽然说盟军在诺曼底构筑了人工港,可诺曼底登陆后的轰炸行动把法国的铁路和公路炸了一个稀巴烂。
盟军原本以为这可以阻止德军的撤退,谁也没想到德军跑得更快了,而盟军却要为自己的轰炸行动买单——铁路和公路的破坏过于严重,盟军很难利用铁路运输物资和兵力,公路虽然可以修复,但是完全依靠公路运输不能满足部队的进攻需求,盟军的进攻被迫停止。
虽然说盟军依靠“红球快递”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公路运输来满足部队的运输需求,可是代价则是跑废了数千辆的卡车。随着卡车数量的日益减少,盟军的运输效率大幅度下降,出现了后方港口物资堆积如山,前线部队物资供应不足的荒唐事。
与此同时,盟军还发动了一次非常失败的“市场花园作战”,在蒙哥马利的坚持和主导下,英美盟军投入了空降兵对德军据守的荷兰发动了突袭,结果遭至了一次惨痛的失败,盟军在1944年进入德国本土的计划告吹。
可饶是如此,西线德军的处境仍旧谈不上轻松,因为经过数个月的战斗之后,西线德军只剩下49个不满编的师,每个师的兵力只有纸面编制的一半。
在这样的兵力窘境之下,西线德军连守住战线都十分困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弃现在漫长的防线,退守莱茵河东岸进行防御。从战略上来说这是个好方案,可是神经已经开始失常的希特勒却不这么想,他认为现在应该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希特勒的方案很简单——集中优势兵力在阿登地区进行反击。阿登地区是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的交界地带,也是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这里只有五个战斗力很弱的美军步兵师防御,如果德军能够突破这一区域,那么德军就能横渡马斯河,夺取盟军主要的补给港口安特卫普。
这样一来,德军就能切断美国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21集团军的补给线,逼迫盟军进行第二次敦刻尔克大撤退。
搬空家底的反击
希特勒的方案靠谱吗?说实话,很不靠谱,1944年的德军可不是1940年的德军,1944年的英美盟军也不是1940年的英法联军,兵力处于劣势地位的德军要发动一次反击?处于全面兵力劣势之下的德军主动进攻盟军,这想法比自杀好不到哪去。
讲道理,把希特勒发射进太阳里都比这个靠谱,德国的将军也没有几个同意这一方案的。可是希特勒不信邪啊,他坚信自己的方案是完美无缺的,要求德军坚定不移地执行他的方案,并将作战计划命名为了“秋雾”。
希特勒都疯成这个样子了,德国军方想要阻止他那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希特勒这时候已经是猪油蒙了心,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啊。11月份,希特勒亲自拟定的“秋雾计划”就被送到了西线德军总司令冯·伦德施泰特和B集团军群司令沃尔特·莫德尔手中。
这份“秋雾计划”写得详细无比,每一处细节乃至是每一次炮击时间都给做出了明确规划,而这一切都是由希特勒一个人带着几个应声虫亲自规划好的。为了防止自己“天才”的作战计划遭到篡改,希特勒还要求不得对计划做出任何形式的更改。
可是作战计划虽然有了,可这兵力和技术兵器却成了大问题,希特勒得想尽一切办法筹措兵力和技术兵器。兵力方面比较简单,希特勒决定将陆军的后勤人员编入作战部队,海军和空军多余的兵力也都改组为地面部队。
当成吉思汗下令要将王檝处斩时,王檝仍然神色淡定,不为所惧。成吉思汗问他:“你怎么敢与我大军对抗,你不怕死吗?”王檝答:“我本是一个普通百姓,蒙受皇恩浩荡,得以领兵杀敌、报效国家。如今我战败被杀,正是死得其所!没什么好怕的。”
这个将抗日剧告上法庭的家族,是日本的鸠山家族。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并没有参与过侵华战争,所以名字不应该出现在中国的抗日剧中。除此之外,鸠山家族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中日友好交流而奔波。那么事实是否像鸠山家族说的那样吗?
同时,希特勒还要求征调德国16岁到60岁的男性入伍参军。不过,用这些老弱之士去进攻美军,希特勒还不至于这么犯浑,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在了东线,打算从东线抽调兵力到西线作战。
这个做法当即就遭到了东线德军将领的反对,因为苏军正准备发动一场冬季攻势,如果东线的兵力被抽调到西线,那么1945年1月德军在东线将没有任何预备兵力可用。
当时正在东线视察的德军总参谋长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却遭到了希特勒的当众责骂。
希特勒声称自己已经统帅德军五年了,他的经验是总参谋部的任何人都比不上的。至于苏军的冬季攻势?那只是苏联人虚张声势罢了,苏军根本不会在冬季发动反击。
希特勒的最后疯狂
古德里安一番肺腑之言没能打消希特勒的疯狂念头,反而是希特勒抽走了东线的预备兵力。靠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下,希特勒成功在西线凑出了20个师的兵力。这些兵力包括有7个装甲师和13个步兵师,兵力规模约有25万人左右,拥有960辆坦克和2000余门火炮,可以说是西线德军的全部家底。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的赫尔曼·戈林元帅宣称他将提供3000架各型作战飞机用于阿登反击,但最后也仅仅提供了800余架,算是放了希特勒的鸽子。
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在战时真正投入的兵力要比纸面上的多,那是因为一些后组建的部队和临时性部队还凑了约10个师出来,不过这些师大多没有参加战斗,所以通常在有关于“阿登战役”的文献资料里不会提到他们。
而此刻他们在正面宽度115公里的战线只需要面对美国第1集团军的5个师,兵力仅有8.3万人,坦克仅有242辆,各型火炮也不过576门,因此德军在局部兵力对比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可是,与兵力方面的富裕不成正比的是德军在燃料方面的匮乏,德军各部队在燃料方面的匮乏是难以想象的。虽然作战计划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攻势发起后的第四天就能够越过马斯河,可燃料能否支撑他们完成这样的行动却很成问题。
为此,德军必须沿途抢夺盟军仓库里的燃料,否则他们将不能顺利推进到安特卫普,更遑论给盟军制造另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了。假设盟军发起凶猛的反击攻势,那么整个计划更是有崩盘的可能。
但这些问题显然都不在希特勒的考虑之内了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希特勒考虑的仅仅是能否完成他那疯狂的作战计划。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德国还能续命几年。如果失败,那德国1945年就得玩完。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只能坚信自己的部队能够完成他那疯狂的作战计划,除此之外他不再做任何多余的考虑。至于阿登战役的结果嘛,希特勒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了。
盟军希特勒兵力德国德军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