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证券费率 走俏蛇年新春!江门新会独联村农家乐“生意好得不得了”!
发布日期:2025-04-02 21:50    点击次数:80

杠杆证券费率 走俏蛇年新春!江门新会独联村农家乐“生意好得不得了”!

“春节期间很多人来我们村里逛公园、赏榕树,村里的商店和农家乐生意都好得不得了!”2月6日,乙巳蛇年第二个工作日杠杆证券费率,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党总支书记林新庆表示,村里春节游依然火热。

独联村是著名侨村,立村已有600多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村里独有的百年榕树林是沙堆镇特色的乡村振兴风貌带,这个春节亦成为了热门打卡点。市民游客们漫步在公园小径上,欣赏着榕树的美丽姿态,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祥和。“很多人都说我们村好,想当我们村的村民。”林新庆话语中满是欣喜。

这样一个人人艳羡的“网红”村庄如何造就?

绿意葱茏得江门市新会区独联村。

全域规划

重点发展“农文旅”产业

独联村以榕树出名,漫步于村中,沿途可见各类树木郁郁葱葱。在大坑里的百年榕树林生态休闲区,超过150岁的古树根系发达,枝叶繁盛。这也是独联村打造的第一个生态公园。“今年我们还要把松基公园改造好,给村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林新庆兴奋地规划着新年的蓝图。

他表示,近年来,独联村以“侨文化”为桥梁,以大坑里百年榕树林生态休闲区为主导,成功谋划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大坑椰林民宿项目。并串联起了周边黑美山公园、仙娘庙公园、原始竹林等生态资源,深挖林氏祖祠、锅耳祠堂、华侨旧民宅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侨”特色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未来,独联村将以发展“农文旅”产业为重点方向,依托独联村自然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三大资源条件,打造美丽渔场、椰林民宿、碉楼文化广场等特色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设集生态观光、乡村民宿、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文旅”项目,发挥“农文旅”产业示范带动作用,联动那伏村状元楼、沙堆镇华侨文化展览馆等特色项目,实现村村联动、镇村联动,推动独联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坑里百年榕树林生态休闲区入口。

便民利民

建设健全生活配套设施

“我们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卫生院、学校、商店等生活配套辐射周边多个村。”林新庆有些自豪,独联村除了自然资源丰富,生活配套也十分完善,可以提供村民、游客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

独联村为一级核算村,辖下有8个自然村,分别是南门、山顶、长美、东和、远岭、大坑、连洲、大丰,户籍人口3699人,常住人口2800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多万元,增长18%,主要来源于鱼塘发包和土地出租。“每一分钱,我们都是花在刀刃上,用在提升公共服务上,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据介绍,独联村早期的规划做得比较好,为后期升级改造预留空间,不用大拆大建,本地特色保留较好。“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就差不多是这样了,什么都有,都很方便。”林新庆说。

目前,独联村内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各1所,卫生站1所,标准化公厕13座,独联市场1个,新能源充电站 1处,四小园9处,污水处理站点2个等基础设施及百年榕树林、黑美山公园等生态资源。由于建设成效显著,独联村获“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江门市红色美丽侨村”“新会区儿童友好示范村” 等称号;2023年11月,更成功获评 “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称号。

仙娘庙公园。

搭建“侨”梁

做好乡村振兴“侨文章”

作为著名的侨乡,沙堆镇独联村现有海外侨胞约9000人,侨胞们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风光闾阎永谱青春曲,联翩思绪桑梓常牵赤子心”,沙堆镇独联村牌楼上的对联,巧妙地嵌入村名,成为一景。

在“侨”文化建设方面,独联村建立“联侨”机制,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侨务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枢纽型侨联组织”建设。为保持“侨味”,独联村升级改造碉楼文化广场,翻新侨联大厦,将“侨”味融入闸、亭、祠、园、楼等多种元素,让乡愁有迹可循。

近年来,独联村充分利用《独联侨刊》、同乡会、海外华侨联络站等渠道,积极宣传独联村发展现状,介绍村庄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吸引海外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创业。据统计,2021年以来,海外华人华侨先后向独联村捐款捐资100多万元,用于升级独联学校教学设备、购置独联村旅游观光车,慰问独联村老年人、困难群众,升级独联村基础设施等。2022年,独联村成功引进澳资企业金燕澳葡食品有限公司在村内投资办厂。

独联村的发展是沙堆镇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样板。新会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沙堆镇全面推进“和美沙堆”工程,描绘乡村振兴美丽蓝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强镇。

《独联侨刊》掠影。

沙堆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沙堆将持续做好独联大坑里椰林生态农庄等项目,做好乡村文旅融合工作,切实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沙堆。着力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会样板”,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民收入提升致富。将推动形成村企产业联动发展的致富模式,充分发挥本地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工业+”“农业+”“资源经济+”等集体经济模式。

撰文:唐瑞谦

来源:南方农村报杠杆证券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