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坤新材”)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
恒坤新材主营光刻和前驱体材料。此番IPO计划发行不超过0.67亿股以募集12亿元,投向“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SiARC开发与产业化”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的建设。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业绩已经足具规模。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1.41亿元、3.22亿元和3.6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亿元、1.01亿元和0.9亿元。
不过这当中近半数收入均源自代理业务,2023年恒坤新材旗下引进境外半导体材料业务创收1.71亿元,占比达到47.28%。
此外,恒坤新材的前自然人股东吕俊钦还因私设赌场被判刑,其所持有的恒坤新材股权一度遭到冻结,直至此番递交IPO的两个月前该问题才得以解决。
2024年5月28日-31日,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由SMM上海有色网主办,以“智启双碳绿动未来”为主题,集“会议、展览、赛事、活动”于一体,将举办主论坛开幕式、企业家沙龙、专业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大会聚焦新能源全产业链,围绕行业发展、技术创新、储能应用、新能源汽车、关键矿产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示锂电、钠电、储能应用、氢能及燃料电池、光伏产业、充换电、新能源材料、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板块。届时,展会将覆盖8大展馆,12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将集中亮相。
► 展区概述
大势之下,更是磨炼股权投资行业的最好机会,投资将回归“价值”,在投资赛道方面,投早、投小、投科技成为舞台的中心;在投资逻辑上,摒弃泡沫和热点,企业的技术核心实力成为“第一选择”;在退出方面,并购、S基金将成为更为重要的退出方式。
引进的“半壁江山”年内(截至12月30日)上交所受理的第五家科创板项目正式挂网——恒坤新材。
从行业类别来看,和今年9月末获受理的科创板IPO项目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相似,恒坤新材亦从属于半导体行业。
不过恒坤新材主攻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和TEOS前驱体材料等,可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
这在国内确实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在12 英寸集成电路领域,i-Line光刻胶、SOC国产化率在10%左右,BARC、KrF光刻胶国产化率则是在1%-2%,ArF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
恒坤新材的业绩已经足具规模,2023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亿元、0.9亿元。
不过恒坤新材重要收入源自引进光刻和前驱体材料。
具体来看,恒坤新材收入分成自产和引进境外产品两大部分,2021年和2022年引进产品的收入甚至撑起半壁江山,同期分别创收0.98亿元和1.94亿元,占比分别达到71.78%和61.06%。
直至2023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比才有所降低,实现1.71亿元收入,占比为47.28%。
不过引进业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恒坤新材的自研能力。
根据恒坤新材的陈述,其以引进境外产品为切入点,引进并销售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后,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
即便如此,引进业务毛利率仍然显著高于自产业务,支撑了恒坤新材的利润。2023年引进业务的毛利率为98.23%,高出自产业务67.94个百分点。
与之相比,恒坤新材的自产业务中仍有部分产品由于产能尚在爬坡,导致毛利率为负值。例如前驱体材料2023年毛利率为-19.91%。
恒坤新材表示引进业务是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亦承认此后若与引进产品供应商关系恶化,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有公司IPO因主要收入源自引进业务而遭到上市委员的否决。
作为2023年创业板首家上会被否的企业,半导体设备检测商无锡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境外供应商采购由于陈旧、老化等原因成为退役的前道量检测设备作为原材料,并将其修复后再次出售获取收入。
彼时创业板上市委对卓海科技投下否决票的主因,正是认为其核心技术在于其具备退役前道量检测设备的修复能力,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这对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构成了潜在考验。
以此来看,恒坤新材旗下占比过高的引进业务或许也构成了其IPO的潜在挑战。
昔日股东涉赌漩涡此番申报科创板IPO,并非恒坤新材首度与资本市场结缘。
早在2015年,恒坤新材便成功挂牌新三板,但彼时主要业务是为各大触摸屏生产厂商与显示平板生产厂商提供各类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利润规模在百万级,相对有限,直至2021年5月才主动终止挂牌。
新三板挂牌期间,作为恒坤新材实控人的易荣坤曾将其所持有的股权交由投资机构勾陈资本、陈亚发等自然人代为持有。
其中,勾陈资本代持股份数为561.8万股,直至2022年10月二者才彻底解除代持关系。
代持期间,勾陈资本曾经卷入恒坤新材挂牌期间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证券异常转让”风波中。
2020年7月28日,恒坤新材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就此停牌,直至9月由于无法与交易对手方达成一致就此终止交易。
当年末,股转系统要求恒坤新材自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之前的异常证券交易情况,并发现勾陈资本及其实控人李湘江曾经在交易前后买卖恒坤新材股票的行为。
对此,李湘江解释称其买卖恒坤新材股票的行为与重大资产重组并无关联,并称并不了解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任何信息。
“勾陈资本前期买卖恒坤股份股票与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并无关联,交易发生时恒坤股份并未从事或开展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任何筹划事项,内幕信息尚未形成,勾陈资本不知晓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任何信息。”李湘江指出。
随着此番恒坤新材招股书的披露,昔日代持事件随之浮出水面。
如今来看,重大资产重组前买卖股票的交易究竟是勾陈资本的独立投资判断,亦或是易荣坤的授意,或许也在给恒坤新材彼时对股转系统的回复内容真实性带来挑战。
类似的代持现象也在其他股东身上发生过。
2018年,自然人郭芳菲委托另一自然人吕俊钦代为持有恒坤新材480万股股份。
结合公开资料,吕俊钦的另一个身份正是万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和杭州高新(300478.SZ)前实控人吕俊坤为兄弟关系。
但就在2020年,杭州高新突发公告称吕俊坤已经失联,另有媒体报道称吕俊坤和吕俊钦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迄今市场暂无二人更多信息。
据信风(ID:TradeWind01)获悉,吕俊钦由于开设赌场罪在2023年已经被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年9个月。
正因如此,吕俊钦所持有的恒坤新材股权也被司法冻结并由国有全资单位淄博金控托管,直至今年10月才被过户至郭芳菲名下,完成股权还原。
或许正是这一股权问题的解决,才让恒坤新材的IPO得以顺利推进。
作为今年12月(截至12月30日)科创板IPO受理项目的“独苗”股票配资杠杆如何还,恒坤新材能否顺利完成IPO,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下一篇:没有了